史上第二全的微信运营总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大多数产品运营的来说,应该感同身受。最近听了很多的培训课,看过很多的文章,不停的自我反思。微信作为新媒体的营销祝战场,一直在在变,对于运营的人来说就是需要不断的迎接这种变化,改变策略。

微信作用:大致如图中左侧,主要用于企业的营销平台,电商的销售平台,以及有事没事刷微信。对于产品运营的人来说,我接触的大部分是作为产品营销平台,为企业微信号斩获阅读量,召集粉丝,把刷微信的一群人聚拢到自己的订阅号。

如何实现这个过程,萦绕在每个运营人员心中的一道坎,于是乎我们勤奋的小伙伴们开始参加各种课程培训,每天汲取干货文章,加上自我反思,由于经验和思考的方式不同,每个人的想法也各有千秋,也会进入各种误区。

在讲微信运营的一些看法之前,先了解下微信的变化。

微信的变化:

微信始于2011年,2013年的时候已经非常火了,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微信的力量,开启了微信营销时代,企业利用微信作为企业媒体平台,个人利用微信作为营销阵地。早一批入驻微信的通过活动、分享文章等等都收获了一批自己的粉丝。

那时候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百家等这些自媒体平台发发文章,800的收藏一般都能带来70-80的粉丝关注,2014年最后一波的红利期,成功的已经成功,失败的已经再难以翻身。

2013年,做一场微信营销活动,做一个抽奖活动,分分钟都能吸引众多粉丝的关注,在2054年3月份时候,为百雀羚做了一次微信营销活动《嫁妆悬案》,不仅给店铺销售额带来了巨大贡献,同时给官方带来了10万+的粉丝,20万的投资,100+万的销售额,10万的粉丝,如今感叹,那时候的轻松,如今的举步维艰。

昨天听了一个培训课,微信的订阅号粉丝量3000万,单篇阅读量在20-50万之间,这是一家做连锁酒店的公众号,也会经常做活动。如今的订阅号的打开率表面上在10%左右,其实隐藏在背后的秘密是打开率越来越低,其实已经远远没有10%。微信平台目前大概有1000万左右的微信订阅号,我最多的时候关注了200个公众号,后来发现好多已经都是积累了几十条的未阅读信息,即使强迫症患者最多也就看下标题,随意看下,真正阅读看完的人已经越来越少。3000万的粉丝,如果有效阅读人数10万,其中5000个人转发和分享了,如果每个人平均能够带来10个阅读量,那么这条微信就有15万的阅读量,这里还忽略了标题的影响、内容的影响、二次三次分享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标题好的内容,一个人的分享力量是巨大的,也就是说3000万的粉丝,即使乐观的50万的阅读,其实打开率可能也就10%,更不用说20万阅读的文章了,打开率何其低,大家可以猜想下。而且巨大的粉丝量还会形成规模效应。

所以,我能在2000粉丝的时候做一个10万+阅读的文章,因为分享的人太多,其实那篇文章的研究意义不大,重点在于如何把文章通过自己的有限的渠道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分享。通过后台数据我发现,先进次我通过个人微信号、微信群的分享,之后几天形成了二次多次分享的巨大力量,阅读量的趋势成倒V型,也就是开始阅读量是逐渐增长的,然后开始回落。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二次+分享的巨大潜力。

再看之前一个非常火的“吴亦凡入伍”的H5疯狂刷屏的事件,这种非常火的营销越来越少,H5推广的红利期也消失殆尽,但是大手笔高创意性的东西还是被网友喜闻乐见的。当然这个活动能够如此火爆,吴亦凡+创意是重点,这个案例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瞻仰,不可触摸。腾讯互娱的游戏创意+蓝色光标的执行力度,恐怕除了BAT也没几企业能够达到如此境界。

所以微信变了,我们也需要与时俱进。

微信新运营法:

微信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不好做已经成为共识,而这个也是一个社交产品的趋势,之前的微博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案例。但是微信与微博相比,寿命会长的很多。

原因:

1、微信一开始就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诞生,是个彻底的移动产品,微博始于PC端,把用户的习惯都套在了PC时代,不习惯通过微博与自己的好友进行沟通,所以微博无法延生为人身体的一部分。微信却成了人体的一部分,随时随地与个人产生交互,粘性是非常高度的,当然像周鸿祎这种不使用微信的人来说,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我是较好的产品经理,我怎么能用别人的”思想纠结之中,所以有传言说360内部员工不允许使用微信交流,美其名曰为了内部信息安全。可是奇酷手机却允许安装两个微信。

2、微信对广告的严格控制,微信一直在试水瀑布流广告,原因可能是微信如果不做广告,对于腾讯来说就是没有提供价值。虽然微信的财务报表还是漂亮的,主要集中在游戏业务的收入,但是对于腾讯游戏来说,用户不缺入口,放在哪都能招来大量玩家,而微信的游戏无疑是抢占了其他入口的流量,对于腾讯总体的贡献几乎为零,而且很多游戏都集中在更小的00后、05后玩家,而这些小朋友使用最多还是QQ。所以微信在变现的道路上很纠结,电商不温不火,一说要做广告,各种用户体验的口诛笔伐就娓娓道来。微信也想把巨大的流量变现成广告收入,这才是增加腾讯总体营收的关键,这才是微信的对腾讯的贡献。不过对于众多互联网产品来说,广告无处不在,对于微信,凭良心说,广告真的不多,用户体验绝对是众多移动产品中较好的,没有第二。(仅限国内,不知道新的广告法里这句话算不算违规)

3、微信已经聚集了8亿的用户,安装成本远远低于PC产品,智能手机的价格节节攀低,无论你身处中国何处,旮旯犄角,399就可以购买智能玩微信,当大家都在玩微信,谁会离开,一旦离开,可能意味着你与这个社会脱轨了。所以,在众多社交类APP中,无论打着什么旗号,无论定位何种用户,很多人之间的见面打招呼竟然是这样的:

“你微信号多少”

“我们微信上聊”

多么尴尬的一幕,我们却无能为力。

4、如果你消失一天,不用手机,等你打开手机一定是这样的,未接来电个位数,其实99%是零,微信未读信息一堆。现实就是这样,所以顺应其变,既然微信的威力如此之大, 我们只能好好利用、开发。

所以别想着离开微信,那样或许你会与这个社会脱轨,对于运营的小伙伴来说,微信该如何开发?

活动法:

虽然活动效果现在大不如从前,而且微信官方对于活动吸粉也有比较严格的控制与把关,一不小心就被“约谈”,封你的号删你的粉丝没商量。所以现在做活动,都比较谨慎,不要出现分享活动就能如何如何,不要强制用户分享,不过貌似很少能看到企业的微信活动了。

对于那些电商来说,这是致命的,所以我们再也无法效仿之前的那种转发有奖活动了。不过活动吸粉还是可以做的,可以把活动放到微博,关注微信参与抽奖等等,利用有诱惑力的奖品,还是能形成一定的效应的。

苦力法:

这类做法就比较苦逼了,效果来的慢,付出的多,而且可能还不一定能够带来粉丝。

自建渠道

当然这个效果已经没有去年那么好,大家可以关注下一点资讯、搜狐、凤凰、百度百家、今日头条、知乎等等一些自媒体平台,大神的话可以关注虎嗅、钛媒体、36氪等这些专业性的平台,发发文章,留下公众号或者个人号,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效果的。真正的大神还是有人愿意加你的。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和一个建议,你的文章好,有见地,较好留个人微信号,订阅号的打开率太低,前面也分析过,个人号的好处在于1000的粉丝效应绝对比1000的公众号粉丝效果好上10倍至100倍不等。

参加培训

参加各种组织的线上或者线下的培训的好处是大大的,不仅学到你想要的知识,还能认识很多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互加微信,相互交流,同时他们也很可能是你运营的公众号的粉丝,也会分享你的文章,这里的前提还是需要你的影响力和行业的专业能力,如果你在这个行业有一定的见解,分析的有理有据,自然别人就愿意与你一起讨论,这就是为什么,培训的老师一堂课下来粉丝就满了。目前推荐两个线上免费的课程馒头商学院和插座学院,不过从我接触的来看,馒头比插座要好,当然这些你们自己体会下就知道。还有如果你们愿你经常听我的分享,可以下载和聊,加入1007的圈子,会不定时分享一些营销反面的干货内容。

聊天聊天

其实做运营是一个杂活,你必须手机不离手,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可以随时聊天与你的粉丝互动。这个非常重要,耗时耗力,确实粘性最强最持久的粉丝维护方式。我有10+以上500人的微信大群,好几千的粉丝需要维护,没事的时候调侃几句,分享些个人观点,评论一些朋友圈动态,如果大家都跟你保持很好的良性关系,那么你发的文章被转载和阅读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上面也大篇幅的讨论过,朋友圈才是订阅号文章进行传播的最有效方式,1000的个人粉都是你精挑细选出来的,和1000个粗制滥造的公众号粉丝,差距不是一点点。订阅号的打开率不断在降低,只有不断增加你的个人影响力,才能带动信息的传播。之前就看过一篇文章,他们已经不再以订阅号的粉丝为主要目标,而是通过结盟一批个人大号的联盟,做整合推广,如果你有20个5000人的个人粉丝联盟,如果你的文章能够被10个这类的大号转发,那么带来的阅读量将是非常可观的。而能够做到这些必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和好的素材的输出。

聊天是一种了解用户的最基础的做法,我们经常说用户运营,用户运营的一个基本工作就是陪用户聊天,很多大企业的如360、腾讯的产品经理,初入职的时候都要在客服部门轮岗,想必,大家也知道这其中的重要性。当初混迹19楼、猫扑、天涯的时候,深刻体会到不同平台的用户兴趣点是不一样的,在19楼的热文在猫扑上可能就无人问津,深度了解你的用户,才能为用户炒出一份适合口味的菜肴。

不定期的新鲜应用

这里讲的主要针对非电商类的微信订阅号,订阅号娱乐功能的匮乏,很多公众号都会利用第三方工具做些有趣好玩的东西,譬如我这次给人和网公众号做了一个类似“微软小冰”智能机器人对答,用户随意与公众号互动,千奇百怪的回答总是给一群人带来乐趣,当然这种乐趣只是一时新鲜, 用户自娱自乐的次数一般在一次左右,最多人回复了200+次,新鲜的东西总是能够引发围观,很多人就会来咨询这个怎么做到的,得到关注度自然就会提高。所以类似的玩法需要经常更新才能有效。

近期打算做一个“书友会”,这个栏目吴晓波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大家可以分享自己认为好的书,通过互换的方式,共享自己的书籍,可以增强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以及与平台的沟通,读书是一种好习惯,偶尔做一次写稿送书的活动也不错,而且送什么书自己定。

关于各种苦力法其实很多,估计大家看了也不下几十种,而我推荐的主要是不仅能够为订阅号获得精准有效粉丝,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能力的提升。一味的通过各种“手段”获得的粉丝,必然是低效且对你没有任何成长的方式。用户愿不愿意关注你的订阅号,你的人格魅力,你的知识分享价值才是最核心的内容。

补充几个误区:

拒绝一味的模仿

在近期参加的几个线上培训课, 当然大家的分享到都很好,但是在看到众多通过活动或者前期占据非常好的红利期做起来的公众号,模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在模仿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现在微信的活动规则,以及上面分析的各种微信现状。

拒绝一切为了加粉

做微信运营的很多都有KPI考核,譬如加粉量、阅读量,其实这些可遇而不可求,如果加的粉丝与订阅号的受众用户兴趣点不一致,就会导致微信文章打开率很低的陷阱,我认识的一个朋友,1万的粉丝,每周原创3篇左右,每篇的阅读量都能到达10000+,粉丝不在多,在于认可你的订阅号价值,才会分享你的故事。

拒绝把微信作为唯一战场

微信自然是使用量最大的新媒体平台,但是很多时候用户还是会去看其他的网站,上面我也介绍了一些自媒体平台,都可以去维护。或许你在朋友圈会经常看到来自百度百家、今日头条和一点资讯的文章分享,把所有渠道利用起来,360度无死角的宣传你的核心价值观。今日头条号还可以做硬广的,可以直接为你的工作企业做宣传。

拒绝只看别人的“火”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营销方式一下子就火了,譬如心中有沙哪里都是哪儿代夫被刷屏,我们也很想去模仿,但是说别人的创意好不,媒介的选择和投入也是巨大的。所以在模仿别人的活动时候,一定要想清楚,多少的投入可能就会带来多大的传播量,当然小成本不断的输出这种活动,坚持下去也会成功的。

本文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先进时间做出处理。

 

 

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托管服务/微信代运营 ¥ 2499